灵工资讯toutiao

资源搜索

灵工资讯

联系我们

手 机:

13510180883

18923819799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永丰社区宝乐宝和大厦1207

规范灵活用工发展的政策思路灵活用工平台最新政策文件

时间:2023-04-14 10:02 阅读:757 来源:互联网

当前灵活用工规范的重点难点在互联网平台用工,《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用工关系的界定指明了大概的方向,明确了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的基本内容。

在国家政策大方向指引下,课题组进一步提出规范灵活用工发展的政策思路。


第一,对互联网平台用工与其他灵活用工类型分类治理。



在课题组划分的六大类型中,除互联网平台用工外,其他五种用工类型的用工关系比较明确,法律法规也相对比较健全。当前治理的重点在于,对劳务派遣、实习这些用工规范性和劳动权益保障程度较低的用工类型,相关主管部门(如人社、教育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管。互联网平台用工内部涉及的用工关系比较多样、用工关系的界定标准相对比较模糊,迫切需要立法部门出台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指导意见》只是指明了用工关系界定的大方向。在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出台的背景下,针对平台用工的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仍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第二,补齐制度短板,针对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出台具体、可操作的配套政策。


《指导意见》要求健全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休息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试点职业伤害保障,但相关制度要有更明确的、可操作的政策相配套。比如,“不完全符合确认劳动关系情形”的平台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应如何确定;就职业伤害保障而言,职业伤害如何认定、如何进行赔偿、平台与从业者的缴费比例如何确定、如何处理跨平台劳动者的职业伤害问题,这一系列相关问题都需要在试点后予以明确。


第三,加强对平台用工的协同治理和联合监管。


平台用工涉及劳动权益保障、税费收缴、个体工商户注册、人力资源服务监管等多方面的行政执法工作,涉及交通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多个行业和主管部门。因此,对平台用工问题的治理,必须综合统筹多个行政执法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力量,建立常规化的协同机制,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九龙治水的局面。比如,针对将劳动者转换为个体工商户以规避劳动关系和税收责任的现象,工商、税务和劳动监察部门应共同执法,对其予以整治;在劳动关系界定方面,要强化各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和法院之间的裁审衔接;针对拖欠工资、劳动安全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劳动监察部门应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共同进行监管执法。


第四,加强平台企业的工会建设,积极发挥其在思想政治引领、集体协商、民主参与、劳动立法、劳动法律监督等方面的职能。


针对平台跨区域布局的特点,应该大力发展行业工会。在行业计件单价、订单分配、抽成比例、进入退出平台规则、工作时间、奖惩制度等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关键议题上,行业工会应积极与行业协会、头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


第五,加强行业自律


无论是与平台用工相关的交通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行业,还是灵活用工市场中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对行业内部存在的侵害劳动者权益、钻政策漏洞的现象加强规范,主动接受主管部门、工会、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六,通过监管执法和政策倾斜,积极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各级人社部门应严格把关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审批,加强年度核验工作和劳务公司诚信评级管理;取缔非法中介,严厉打击中介欺诈跑路、克扣工资待遇、乱收费等行为;开展整治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强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劳动执法合作;多渠道受理劳动者的举报投诉;实行分账管理,企业将工资直接打到灵活用工人员账户,直接为其办理社保,劳动者的工资和社保费用不再由劳务公司经手,避免灵活用工人员工资被劳务公司或中介拖欠。


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公开的人力资源招标采购平台,避免当地国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业务中的关系垄断;相关部门可建立人力资源产业内各服务机构优势业务的说明指南,为在各细分领域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头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信用背书;在就业服务方面,地方政府可与细分领域的头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合作。总之,在通过加强监管执法力度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引导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态的发展。


作者:杨伟国、吴清军、张建国、汪建华、陈雯、熊赟、万钇宏

Copyright © 2020-2022   深圳市灵活用工平台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202425905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