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工资讯
联系我们
手 机:
13510180883
18923819799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永丰社区宝乐宝和大厦1207
码头菜鸟变比武状元!烟台港这位司机把挖掘机开得像手臂一样灵活
记者 梁莹莹 通讯员 张磊 房明
挖掘机操作看起来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几根操控杆和控制踏板,但要把“行走、旋转、大小臂、铲斗”这些机械功能综合运用成连贯动作,甚至达到如人的手臂一般灵活,不下上几年功夫是练不成的。在山东港口烟台港有一位新晋的“山东港口状元”,从码头菜鸟到比武状元,他仅用五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挖掘机操作技能,快速成长为一名能够驾驶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等多种设备的多面手。他,就是24岁小伙逄晓涛。
汗水铸成“金刚钻”
逄晓涛,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机械队挖掘机司机,2016年入港以来,他始终保持勤学勤思勤问的学习态度,在山东港口第三届技能大赛挖掘机项目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说起被授予“山东港口状元”,逄晓涛笑着说:“我从来没想过,我能作为一名港口技术工人状元披红戴花、登台领奖。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也是两万多名劳务工人的光荣。”
2016年,逄晓涛从技校毕业后来到烟台港工作。作为一个刚满18岁,从栖霞农村出来的孩子,他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正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逄晓涛说,刚开始从事流机司机的时候,师父就跟他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学徒一步步走过来的,开始干的不好没人笑话,一直干的不好才会被别人笑话。”这句话被他一直默默记在心上。
为了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提高操作技能,逄晓涛上班跟着师父上车驾驶,抢活干、拼命练,下班后总会自己留出两个小时“开小灶”,或是复盘一天的工作得失,或是缠着师父“挑毛病”“学本事”。就这样,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钻劲,他不仅能熟练驾驶挖掘机,还逐渐掌握了装载机、叉车等多种设备的操作技能,成了队里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逄晓涛说,和那些天生聪明的人相比,其实他并不算天赋型选手,但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他从不吝啬付出自己的汗水。“在工作中,我非常喜欢高强度、高难度的作业。不怕活有多难干,就怕不敢伸手干。”
逄晓涛说,虽然高难度作业需要长时间的集中精力,通常完成作业后都是身心俱疲,但是从这些作业中,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使自己更加的自信。
日复一日的磨炼,使逄晓涛逐渐成为了队里年轻一辈中出了名的好手,特别是火车平车作业,平车速度快、箱内货物平、安全系数高,凭借这一手绝活,他逐渐成为班上担当“急难险重”任务的不二人选。
机遇成就“状元郎”
2021年,山东港口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如期举行,这次大赛跟以往一样,各大港口高手云集,这次大赛又跟以往略有不同,因为此次大赛由烟台港承办。在“家门口”比赛,逄晓涛暗暗下定决心,一定抓住这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最好的机会。
“在参加山东港口第三届技能大赛前,我的入围成绩并不算出众。”逄晓涛说,为了取得好成绩,在后期训练过程中,天不亮他就赶到训练场开始训练,直到天黑看不见了才停下,就算刮风下雨也从没耽误过一分钟。他充分把握每一次练车的机会,紧盯其他选手的练习过程,把自己的技术巩固好,把别人的技术学过来。经过一个月的艰苦集训,他的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据悉,挖掘机比武项目中的“盛世团圆”环节,要求利用挖掘机斗齿上的道具拨动一个圆环,顺时针旋转360度,需要操控20多吨的挖掘机在2厘米间隙中快速准确对位,将“大国工匠”条幅拉开。
用逄晓涛自己的话来说:“技术上我不占任何优势,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弥补技术上的差距,不付出肯定拿不到好成绩,付出了拿不到好成绩对自己来说也是个提升和学习的过程。”最终,在勤奋和汗水的浇筑下,逄晓涛成功夺得了挖掘机项目的第一名,荣获“山东港口状元”称号。
“一万块钱的奖金让在老家的父亲母亲乐得合不拢嘴,而且让我看到了在港口奋斗的美好明天,更加坚定了我扎根港口、扎根一线的信心和决心。”逄晓涛说。
实干回归“平常心”
自从夺得了省港职业技能大赛挖掘机项目第一名之后,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山东港口状元的殊荣、参加省港表彰会并代表职工发言的激动,给逄晓涛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但他也深知,刚满20岁的年纪,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在本职岗位上慢慢积累与沉淀。
逄晓涛说,挖掘机操作是一项又苦又累的体力活,夜晚作业时,连星星都要眨一眨困乏的眼睛,因为责任在肩,他却不敢也不能;卸散货的船舱里抓斗上上下下,他更要睁大了眼睛,来不得一丁点儿疏忽。每班工作下来,腰都快要直不起来了,但他从没有后悔这样的选择。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逄晓涛到港口工作以来,始终怀揣着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勇敢的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从一名普通的劳务工到成为烟台港正式职工,是烟台港这片育人成才的沃土,让我这个农村孩子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老家养育了我,港口成就了我。”逄晓涛说,接下来,他将扎根码头,苦练技能,以加倍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投入到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中,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用火红青春和工匠精神致敬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