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工资讯
联系我们
手 机:
13510180883
18923819799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永丰社区宝乐宝和大厦1207
聚焦企业犯罪、新业态用工、涉老家事纠纷……上海二中院发布系列审判白皮书
今天(11月15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二中院)采取“1+6”模式,向社会发布“2022系列审判白皮书”。
此次发布的系列白皮书除1本综合白皮书之外,还包括6本专题白皮书,涉及企业犯罪、被告人认罪认罚、新业态用工纠纷、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涉老家事纠纷、仲裁纠纷执行等主题。自2010年起,上海二中院系列审判白皮书发布工作已连续开展13年,总共发布白皮书96本,内容涵盖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各个领域。
目录
1.《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21年)》
2.《2017-2021年企业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
3.《2017-2021年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审判白皮书》
4.《2017-2022年上半年新业态用工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5.《2020-2022年上半年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6.《2017-2021年涉老家事案件审判白皮书》
7.《2017-2021年仲裁纠纷案件执行白皮书》
白皮书概览
1.《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21年)》
2021年,上海二中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紧扣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的总要求,以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法院为战略牵引,以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为动力,以持续提升审判质效和开展队伍集中教育整顿为重点,全面推进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白皮书显示,2021年,上海二中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4,694件,较2020年上升8.47%;共审结24,696件,较2020年上升8.33%;结收比100.01%,圆满完成全年审判任务。
3件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公报案例累计60件,保持全国法院领先地位。
连续4年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15篇案例分析在2021年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中获奖,创建院以来历史最好水平。1篇裁判文书荣获第四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
?扫描查看白皮书全文?
2.《2017-2021年企业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
2017年至2021年,上海二中院及辖区法院共审结一审企业犯罪案件451件,涉案企业346家。企业犯罪数量最多的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共216件;其次是虚开发票类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虚开发票罪),共164件;第三位是合同诈骗罪和单位行贿罪,分别有10件。
涉案的346家企业共涉及三类所有制性质,由多到少依次为:民营企业336家,国家出资企业6家,涉外企业4家。
白皮书归纳了当前企业犯罪的特点有:
1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易引发社会风险;
2
犯罪领域专业性强,犯罪手段迭代更新;
3
涉案人员广泛,犯罪活动高度组织化;
4
隐蔽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频发,滋生刑事犯罪风险。
针对当前企业犯罪的现状,本白皮书提出以下治理建议:
1
加强企业现代化治理;
2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3
精准释放政策红利;
4
构建涉案企业合规激励体系。
?扫描查看白皮书全文?
3.《2017-2021年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审判白皮书》
2017-2021年,上海二中院共审结一审案件505件,涉及被告人842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理的一审案件21件,涉及被告人29人,分别占一审案件总数的4.2%、3.4%。
共审结二审案件7749件,涉及被告人9169人,其中被告人认罪认罚的1820件,涉及被告人2044人,认罪认罚二审案件数及被告人人数分别占二审案件总数及被告人总人数的23.5%、22.3%。
在法院审理的认罪认罚二审案件中,一审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审理的分别有863件、903件、54件,分别占比47.4%、49.6%、3.0%。速裁和简易程序消化了超过95%的认罪认罚案件,分流作用十分突出。
经梳理分析发现,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践运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
“无因上诉”情况突显;
2
“因上诉而抗诉”问题突出;
3
值班律师作用虚化;
4
中级法院启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主动性不足。
为化解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中的上述问题,本白皮书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坚持对认罪认罚量刑建议的实质性审查;
2
健全公平与效率总体平衡的制度规范;
3
畅通认罪认罚量刑协商的运行机制;
4
探索完善中级法院适用认罪认罚程序的路径;
5
强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配套衔接机制。
?扫描查看白皮书全文?
4.《2017-2022年上半年新业态用工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2017-2022年上半年,上海二中院审结新业态用工劳动争议纠纷案件83件,呈逐年增长趋势。83件案件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涉及了快递、外卖、网约车、家政服务、美容服务、网络主播6个行业类别,多为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涉及两方诉讼主体的案件为30件,占比36.14%;其余63.86%的案件均涉及三方以上主体;从业者诉请分布较广,确认劳动关系成突出争议焦点。
新业态用工呈现了如下问题及审判实践争议:
1
灵活就业并非绝对“灵活”,从业者面临权益保障难题;
2
劳动关系认定面临新难题,传统标准适用存在较大争议,劳动关系认定的难点主要存在于两种纠纷类型:平台个体用工纠纷和平台多边用工纠纷。
有鉴于此,白皮书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秉持从业者权益与新业态经济“双重保护”理念;
2
针对平台个体用工、平台多边用工的不同纠纷类型,探索新业态用工劳动关系认定标准;
3
补齐新业态从业者法律保障短板;
4
探索构建“三分法”,明晰不完全劳动关系法律适用。
?扫描查看白皮书全文?
5.《2020-2022年上半年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二中院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收案量持续增长,其中买卖合同纠纷占比过半,传统行业及小微企业受冲击较大。
在纠纷成因上,一是疫情或防疫措施对合同履行客观上造成了障碍,部分合同本身约定模糊,加剧了履行中的争议;二是部分商事主体缺少从事涉疫物资交易的相关经验,合同履行中遭遇较多困境,市场行情激变下心理落差较大,诚信履约动力不足。
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后,三分之二以上的原告要求解除合同,疫情及相应防疫措施是否构成不可抗力成为最主要的诉辩焦点。但分析案例发现,不少当事人存在误用、滥用抗辩事由、轻率主张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合同解除请求权基础不明的情况。此外,涉疫情商事合同中,电子数据成为重要的证据类型,但当事人举证能力参差不齐。
基于对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成因、诉辩特点的分析,白皮书总结梳理了此类案件的审理规则及难点,包含不可抗力适用的审查规则、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的审查认定、“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审理要点。
针对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中凸显出的商事主体困境,白皮书提出以下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1
在交易前,注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的整体控制,了解交易相对方,合同磋商中注意配置涉疫条款;
2
在交易中,注意合同履行中的及时沟通和留痕,提升生产、销售、售后流程管理规范性;
3
纠纷发生后,充分利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促进纠纷和平化解;
4
涉诉后积极应诉,防范诉讼中的程序风险。
?扫描查看白皮书全文?
6.《2017-2021年涉老家事案件审判白皮书》
2017年至2021年,上海二中院共审结二审家事案件4854件,其中,涉老案件达3072件,整体呈上升态势。从纠纷类型来看,在2019年家事财产纠纷成为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办案范围前,涉老家事纠纷中继承类纠纷(主要包括法定继承纠纷、遗嘱继承纠纷以及与之相关的分家析产纠纷)案件数量最多。2019年,随着主要涉征收补偿利益在家庭内部分割相关的共有纠纷、共有物分割纠纷成为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的主要收案案由,该类案由为主的家事财产纠纷成为涉老家事案件的主要案件类型。
典型的涉老家事纠纷案件包括:继承事实发生多年未实际分割遗产引发的纠纷、与自己子女共同持有房产后子女离婚引发的纠纷、离婚多年后发现“遗漏”财产未分割引发的纠纷、再婚后引发的纠纷以及隔代探望、精神赡养等非财产性诉求引发的纠纷。
白皮书发现涉老家事纠纷的审理反映出如下问题:
1
家庭协议常因主体不全、约定模糊致难以遵循;
2
忽视遗嘱形式,常导致遗嘱无效;
3
家人间缺乏必要的边界,易引发纠纷且事实难查明;
4
一些非物质性诉求往往难满足。
对此,白皮书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宣传指引,夯实老年人自我预防家事纠纷的法治意识;
2
加强社会联动,切实保障老年人诉求得以表达,增强维权能力;
3
完善调处机制,促进纠纷稳妥化解。
?扫描查看白皮书全文?
7.《2017-2021年仲裁纠纷案件执行白皮书》
2017-2021年,上海二中院共受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4387件,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执行完毕961件,占21.9%;终结执行2022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1340件,执行终结率合计占76.6%。对于财产类执行案件,标的额在10万元以下的案件数量占比超五成。对于行为类执行案件,涉及不动产过户案件数量最多,占半数以上。仲裁裁决执行案件案件案由相对集中,涉网络平台的民间借贷仲裁裁决执行案件占比较高。另外,批量型仲裁裁决执行案件接连出现,近三分之二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被执行人为民营企业。
仲裁裁决“执行难”的成因主要有:
1
部分仲裁机构在仲裁过程中未能保障当事人基本程序权利;
2
部分被执行人和案外人滥用仲裁裁决执行救济权利;
3
仲裁财产保全率偏低;
4
占较大比例的民企涉执案件面临执行困境;
5
“查人找物难”的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
6
司法拍卖周期较长;
7
车辆、“唯一住房”、股权、商标权等部分类型财产处置困难较多;
8
房屋腾退案件执行难度较大。
为化解上述仲裁裁决执行实践难题,白皮书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
加强司法监督与支持,提高仲裁公信力;
2
整合内外部力量,提高涉民企执行案件工作质效;
3
深入推进执行改革,提升执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
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5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扫描查看白皮书全文?
来源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摄影:夏佳超
责任编辑丨郭燕